每次回老家,只要時間允許,我都會抽空在房前屋后、村頭村尾轉轉,有時也走向田間地頭,因為那里有沁人心脾的泥土氣息,每每都會勾起我許許多多的回憶。
我的故鄉沉湖鎮肖市村,是江漢平原上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,東緊鄰漢江,西與軍懇湖沉湖接壤,主要農作物以種植水稻和棉花為主,好似當時水稻田居多,大多離家較遠。在那里,我度過了童年、少年時期,經歷了農業大集體與分田到戶。
年少時,由于家里弟妹多,時常與同村的小伙伴們一起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集體勞動,印象最深的就是干捉棉蟲、插秧、扯秧草等農活,農忙時也幫家里做做飯。
等到分田到戶后,父親就帶著年長的妹妹外出經商,從漢口漢正街批發一些日用百貨,擠二天一夜的客車,運到恩施建始縣官店鎮零售,賺點差價,補貼家用。家里的農活也就靠母親一人支撐,農忙時父親再回家幫忙。此時我已外出讀書,假日里也回家幫著家里做各種各樣的農活,時常是汗水伴著淚水。當時,村里還是幾家農戶共養一頭耕牛,輪流犁田耕地,收獲莊稼時還是肩挑背馱,板車運。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我和弟弟如父母所愿,都通過讀書在外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,有了固定收入,分別在城里安了家,也買了私家車,妹妹們也都各自成家,在外經商謀生。父母因年事已高,爬不了樓梯,不愿與我們兄弟在城里同住,一直住在老家。節假日,我們都要不定時回老家去看望父母,陪陪他們,也幫助他們改善一下生活。
現如今,公路修到了田間地頭,種田也實現機械化,公交車站都已經建在了村口,動車站、高速公路出口也建在了村子的附近,進出村的水泥路也加寬了,錯車也方便了,村民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。
每次回到老家,看到穿村而過的孝洪高速公路、漢宜高鐵,走在似曾相識的田間地頭,總能勾起我的回憶,往事就像電影一樣在腦;胤,讓人回味無窮。
故鄉的味道是酸的,也是甜的。(作者:漢川市場監管局 李榮華)
(責任編輯:
楊小英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