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同學們:
當前,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高發態勢,騙子利用在校大中專學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、防范意識較薄弱的特點,不斷翻新手法、屢屢得手,在校大中專學生已經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受害群體。
一、針對大中專學生的詐騙方式主要有:兼職刷單詐騙、冒充客服詐騙、網絡貸款詐騙、中獎退稅詐騙、QQ冒充親友詐騙、虛假投資理財平臺詐騙、消除校園貸款記錄、冒充公檢法詐騙等等。
二、少數同學受利益誘惑,出借自己的身份證,出售自己的銀行卡、手機卡,轉讓自己的微信、QQ、支付寶等社交賬號,注冊虛假公司、辦理銀行對公賬戶出售牟利等,甚至主動參與電信網絡違法犯罪,淪為詐騙分子的幫兇、共犯。
為此,特提醒同學們一定要增強防范意識和能力:
一、謹記以下“五個五”,時刻防范電信網絡詐騙:
1、“五不信”:未經核實不相信,積分中獎不相信,高額回報不相信,退稅返利不相信,免費領取不相信。
2、“五不露”:不透露身份證號碼,不透露姓名住址,不透露銀行卡號,不透露各種密碼,不透露手機驗證碼。
3、“五不轉”:不向陌生人賬戶轉賬,不向“安全”賬戶轉賬,不向有風險提示的賬戶轉賬,不向未經核實的網站、APP、二維碼轉賬,不向要求先繳納保證金、手續費、稅費等的網貸公司轉賬。
4、“五不做”:陌生電話不回撥,陌生鏈接不點擊,陌生微信不添加,陌生平臺不投資,網絡刷單不參與。
5、“五慎接”: 慎接95開頭且超過五位數的電話,慎接400開頭的電話,慎接00或者“+”開頭的電話,慎接沒有來電顯示的電話,慎接被手機軟件標記為詐騙、騷擾的電話。
二、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,不出借自己的身份證,不出售自己的銀行卡(銀行對公賬戶)、手機卡,不轉讓自己的微信、QQ、支付寶等社交賬戶,千萬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而被騙子利用,讓自己受到“一處違法、處處受限”的聯合嚴厲懲戒,甚至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,還沒走向社會,就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。
感謝同學們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的參與、支持和配合,祝同學們學習快樂、學業有成!
孝感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
2020年9月30日